一、特點及技術性能
1、機械承載部分
機械承載部分由特制混凝土軌枕組成。軌枕之間用可拆卸連接板相連成的平面承力結構,以便有效地降低線路不均勻對測力的影響。重力傳感器采用墊板式,緊固聯接方式,結構簡單,強度可靠,維護量小。
機械結構性能指標:
(1)足夠的強度和剛度,稱量性能穩定,運行安全可靠,沒有任何行車隱患;
(2)稱重載荷為每節車輛100t,設計安全載荷為200t;
(3)確保軌道電路絕緣;
(4)有戶外設備防雷及大電流泄放措施,接地電阻小于4Ω.
2、稱重準確度:
1、符合國家頒發的J J G (鐵道) 1 2 9 - 2 0 0 4《鐵道貨車超偏載檢測裝置檢定規程》的規定;
2、列車在4 0 k m / h及以下速度稱量時,稱重準確度應小于或等于0 . 5 %;
3、列車在4 0~6 0 k m / h速度范圍內稱量時應小于或等于1 %;
4、前后轉向架偏重差變動范圍:列車在4 0 k m / h及以下速度稱量時,應小于或等于4 0 0 k g;
5、在4 0~6 0 k m / h速度范圍內稱量時應小于或等于8 0 0 k g;
6、前后轉向架偏重差平均值與理論偏重差之差的絕對值:應小于或等于5 0 0 k g;
7、設偏轉向架偏載率平均值與理論偏載率之差的絕對值:應小于或等于5 %;
7、6 8 t或7 6 t車中未設偏檢衡車整車初試偏載率平均值的絕對值:應小于或等于5 %。
3、裝置適應環境溫度:
適應溫度條件:- 4 5℃ ~ + 6 0℃(室外設備), 0℃ ~ 5 0℃(室內設備);
適應濕度條件為:≤9 5 % (室外設備),≤8 5 % (室內設備)。
4、自動檢測:自動檢測車輛的載重、總重、前后偏載及左右偏載,并進行數據儲存、階段統計,超偏載車輛報警及打印和實時上傳數據。
5、基礎信息識別:自動判別機車和貨車等車輛及運行速度,實現車種、車型、車號、機車車號及配屬段的自動識別功能。
6、兼容擴展性:系統能夠對傳感器、數據采集儀等部件的狀態參數進行自控并實時傳,以W i n d o w s網絡版為軟件開發平臺,超偏載檢測軟件、數據庫軟件和網絡管理軟件有機結合,互相支持。
7、狀態監控:能夠自動累計傳感器承受沖擊次數,并對傳感器剩余壽命預警。當一組傳感器的某一只損壞時,系統能自動解除另一只傳感器的信號,并將狀態通知計量所等管理部門來維修。
8、檢測方式:雙向全自動動態檢測。
9、穩定、安全性:有可靠防雷措施和控制室屏蔽措施,具有防電磁干擾性能,能在鐵路電氣化區段正常工作。
10、數據上傳:可用光纜與T M I S聯網,數據遠傳,有線傳輸通道帶寬超過2 m b i t / s .